KOK体育网站两种答案的背后,是这座城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理解与生动实践:走“开放路”、打“创新牌”,马鞍山让发展逐“绿”,转型加“数”。KOK体育app官方下载
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,马鞍山GDP突破2000亿元,由2012年的1210.54亿元,提升到2021年的2439.33亿元,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;十年年均增长8.7%、高于安徽省0.3个百分点;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从5.5万元上升到11.3万元、居安徽省第3位。
马鞍山,因钢而盛,“盛”了一方人。几十年来,钢铁、机械、铸造,为这座城市带来无数的财富与荣光。
马鞍山,因钢而名,“名”了一座城。活跃的产业,厚重的文化,浸润着这方沃土,“江南一枝花”,名扬天下。
再过一个星期,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轮轧制二线的几名“新员工”正式上岗,它们有个统一的名字,叫“宝罗”机器人。
把钢锭搬运到加热炉底的指定位置、控制加热炉炉门的启闭、再把达到加热要求的钢锭出炉,并给轧制线上料……这几天,对于“宝罗”的“实习”,该公司设备管理部高级主任师耿培涛赞不绝口。
“不仅能减少人力,还能最大程度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误或设备固有缺陷造成的损失,从而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”耿培涛说。
现在,已经有230名“宝罗”机器人,在马钢集团的多个生产线“上岗”,让员工从环境恶劣、劳动强度大、危险系数高的工作中解脱出来,将精力投入到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中,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
2021年,马鞍山工业增加值978.41亿元,近年来年均增长9.6%;规上工业企业数1201家,比10年前增加562家,增长87.9%;营业收入达到3958.67亿元,比10年前增长92.8%;利润总额达到193.71亿元,比10年前增长84.2%。
在采访马鞍山产业发展的过程中,记者明显地感受到,干部、企业家口中专业术语的变化,让人印象深刻。
以前,“钢铁”“机械”“产值”曾经是马鞍山人挂在嘴边的话题;现在,“亩均效益”“技改”“科技研发”等则成了他们的口头禅。
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华骐环保,2020年获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,2021年初登陆深交所创业板,2021年成为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……华骐环保正画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曲线。
而这条曲线,最近三年,明显上扬。分析其原因,华骐环保董事会秘书陈亮认为,这离不开马鞍山在3年前推行的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。
当粗放型增长模式走到边际,马鞍山必须寻找新的出路。2018年底,马鞍山市对标“杭嘉湖”,在安徽省地级市中率先建立起“亩均效益”综合评价体系。
“别看这个词听上去带着‘土气’,但影响之广,超乎很多人想象,它代表着过去‘数量论英雄’的评价体系不再适用,高质量经济指标登上舞台。”马鞍山市经信局综合法规科科长赵文翔说。
马鞍山以“亩均税收”等高质量发展指标为重点,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,按得分顺序评出四类企业,以“正向激励+反向倒逼”精准发力扶优汰劣,倒逼企业转型升级。
“去年公司亩均税收超90万元/亩,在马鞍山排名第一,并且连续三年获得亩均效益A级评价,而做到这些,创新是重要‘加分项’。KOK体育app官方下载”陈亮说。
为了增加亩均效益,华骐环保围绕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、村镇污水处理等领域持续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创新,目前拥有有效专利近百项,研发投入年增长率突破20%。
除了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,马鞍山还有智能制造标杆示范、铸造产能综合评价改革等一系列措施。如此“精耕细作”,让马鞍山种出了一片片经济“高产田”,一个个企业“小苗”加速成长,拥有“冠军相”。
近十年来,马鞍山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超25%、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从2012年的14.5%,提高到2021年的35.9%。
“一座城市的发展,总与几个关键节点密切相关。抓住大机遇,顺势而为乘势而上,往往就能迎来更大发展空间。长三角一体化,就是马鞍山面临的一个大机遇。”马鞍山发改委综合科副科长陈守胜如是作答。
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,在市场的强驱动、政府的强牵引下,产业协同合作如静水深流。马鞍山青浦工业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与传统的工业园区不同,马鞍山青浦工业园是由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共建。2019年12月20日,双方共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。协议一经签订,立刻吸引了海底捞智慧工厂、中钢诺泰长材智能制造等多个项目签约落地。
海底捞智慧工厂项目、汇源高端食品包装项目、独凤轩骨味调味料华东生产基地……在青浦工业园,“无中生有”打造出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,写就了沪皖两地携手打造产业集群的佳话。
紧扣“一体化”和“高质量”两个关键词,马鞍山全市域、全领域与沪苏浙同频共振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。
2012—2021年,马鞍山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.5%。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,从2012年的378.8亿元,增至2021年的1389.6亿元,其中来自沪苏浙地区资金占比过半。
宁安高铁、商合杭铁路、合福铁路建成通车,郑蒲港铁路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完工并通过验收的铁水联运工程。马鞍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,成为长江下游第5个亿吨大港。
中国宝武和马钢集团、浙江吉利和华菱星马战略重组。全市9个县区、开发园区与沪苏浙重点园区签署15份合作协议,所有县区、开发园区与沪苏浙重点园区合作共建全覆盖。
但乘着长三角一体化东风,马鞍山在物理空间的打通、化学效应的相融中,KOK体育app官方下载导入富有集聚效应的高端要素,打造产业技术创新的蝶变之地,让人们强烈感受着老工业城市的“年轻态”。